而讓UC震驚部都能跳起來的是,ofo單個用戶月度平均使用次數為21.49次,按每月22個工作日計算,接近出行應用的極限峰值,第二位的摩拜也有16次。易觀智庫貢獻了另一組數據,認為ofo今年4月的用戶次月留存率達到58.0%,高出摩拜單車近10%。iiMedia也估算ofo的粘性指數是7.4,摩拜則為7.1。
增長。
極光大數據的爆料是ofo今年4月的新增用戶為1830萬,領先摩拜的710萬,Trustdata則宣稱ofo的用戶環比增速為55.1%,高于摩拜的38.2%,是連續第8個月超越摩拜。
如果說今年2月的那場數據大戰,ofo用BDR數據自證老大時,摩拜還能曬出Trustdata數據予以回擊,這一次卻只能靠馬化騰的現身說法了。
>
背后的潛臺詞是,摩拜平臺的實付比例更高,用戶獲取成本(CAC)更合理,在馬化騰看來這樣的GMV對于后續融資以及支撐估值才更有意義,只是朋友圈這個戰場的特殊性,讓他還沒來得及闡釋清楚就因為記者的介入而草草收兵了。
再從運營強度(Work Saturation)來說,共享單車與共享汽車即分時租賃有很大區別,這反映在集中調度應付潮汐需求的能力不同。
很多人都經常見到共享單車玩家們動用各種交通工具在空閑時期調運車輛,而共享汽車的類似調度只能是1對1的,即a href="/list/39_39035" target="_blank">園林植物